社區參與與公共服務

本校衷心期盼透過與鄰里、學校、單位組織等多元合作,從共同栽種到共享飲食,小田園計畫不啻推動都市農耕,更是落實社會關懷、活化閒置空間、營造宜居城市、串聯人際情誼、友善環境的社區營造平臺!

社區營造實紀

本校秉持「取之於社區,回饋於社區」的辦學態度,將社區視為共同成長的夥伴,媒合社大辦學目標(年度發展重點)、政府年度政策推動、社區特色/需求三方,規劃公共活動辦理方向與內容,包含閒置空間活化、都市綠化、地方文化生活圈、社區影像紀錄、文化資產、都市再生、弱勢關懷、社造人才培力、都市農耕、食品安全、公民記者等十一項議題。

1. 社區營造:本校整合政府首要推動政策、在地特色發展及社區營造需求三面向,以社會設計為出發點,緊扣社區文化特色,辦理參與式設計執行參與式改造,用不同手段營造不同社區。

2. 文化深耕:中正區建城130餘年的歷史,又城市發展持續邁前,在急速向前創造歷史之餘,須適時停下腳步,回顧、珍惜歷史,重視在地文化與歷史是優質城市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正區文化資產豐富,期望重塑「記憶城區」,文化歷史得以向下深耕。

3. 弱勢關懷:依不同鄰里/區域及弱勢族群需求,以「支持性課程」及「社區關懷行動」等方式提供適性服務,長期與鄰里及非營利組織單位辦理各項活動。

4. 公共議題:本校屬都會型社大,師生來自四面八方,接觸公共議題往往快速而多元,藉由辦理公民素養週/公共論壇/講座/工作坊等快速擾動社區為手段,引起學員關注參與跨域治理為目標,強化培育公民意識,帶領學員將學習力量發揮於社區,重視社區公共議題,培養身社會關懷、多元創新、全球視野的現代化公民。

5. 社區活動:「舉辦活動」在推動社區工作中扮演重要的先發角色,亦為本校拜訪社區重要方法之一,以班級、社團結合在地鄰里及非營利組織等單位長期穩定合作辦理公共(益)活動,讓師生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快速認識社區,激發其貢獻服務社區之熱忱,加強社大、居民、社區三方的聯繫與共識,建立良好互動關係,讓社區得以認識社大功能與角色,進而認同社大定位,實踐社區公共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