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期課程介紹

回上頁

 

F1A408 - ◆散步台北走透透

課程編號:

F1A408
講師姓名: 呂其正  (點選瀏覽講師照片/影片)
講師學歷: 台北藝術大學
講師經歷: 台北藝術大學碩士、台北城市散步產品企劃、大稻埕各類文史藝術教育的導覽老師 、國家檔案局約聘人員
開課週次: 週四
上課時段: 下午 13:30-16:00
課程理念: 能在日常生活培養文化藝術感。大臺北一帶,是台灣權力核心,是文化重鎮,是一處從原住民時期就充滿故事的人文地理空間,而不同族群的生活足跡在此留下了考古遺址、古蹟名勝,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課程走讀大台北,希望學員能在歷史現場培養觀察力與想像力。
教學方式: 課堂簡報、現場導覽、工作坊
評鑑方式: 出席率、互動頻率、分享內容
參考書目: "《台北慢步》,水瓶子,玉山社,2018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東販,2016"
選課要求: 少部分課程以電腦簡報方式進行大方向的歷史文化基礎,多數課程於戶外進行導覽,導覽路線與時間將會隨著當天天氣、學員體力、場館開放等不可抗力因素做現場調整,請報名學員瞭解該課程之最終解釋權利。高齡長者也請衡量自身體力。使用Line通訊,同學請自備耳機與手機。
學分費用: 1500元
額外費用: 戶外課程的各項費用,如: 食宿費、交通費、門票及其它分攤之費用等。  選課須知
招生人數: 22人以上始開班
課程大綱: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實際授課內容視學員需求調整)
第1週 課程介紹 預計為室內課程。就本學期以中正區為主但擴及大台北的走讀路線,以及課程大要,做基礎的了解。
第2週 車站與城門 瞭解臺北車站與其歷史變遷、北門興衰與重生、台灣鐵道博物館的出現、營業到晚上8點的台北郵局,還有全台灣最多骨董、相機、郵票的街道博愛路。 路線:新光三越集合→臺北車站→大阪商船會社→台北郵局→博愛路→北門→台灣鐵道博物館→三井倉庫"
第3週 西門町的故事 瞭解五個城門中已消失的西門內外不見與既存的事物。榮町衡陽路→西門町紅樓→西門町天后宮
第4週 東門町往哪走 臺北有西門町,那你知道也有東門町嗎? 路線:開南商工集合→成功高中→臺北商業大學→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台北市長官邸→東門町土地公廟→東和禪寺鐘樓→東和禪寺觀音禪堂
第5週 老照片分享 本周預計為室內課程。學員依照上課最有感受的主題,或家中最珍藏的老照片,以實體檔案或數位檔案的方式,在教室內以教學相長的方式訴說自己的成長史與照片背後的故事、主角與自己的關係,期待課程能將自己個人小歷史聯繫到大歷史。
第6週 台北帝國大學 前往台灣最早的大學了解校園規劃與校園博物館的文化資產。
第7週 考古與當代 考古遺址?地面下曾經藏著甚麼樣的秘密?我們可以從中知道甚麼訊息,看到甚麼秘辛與歷史故事? 路線:北門捷運站集合→北門考古遺址展示場→台灣鐵道博物館考古展示場→三井倉庫"
第8週 臺北人辦公 臺北人一定會去的辦事場所與洽公去處 路線:開南商工集合→立法院→行政院→監察院→臺大醫院→中正紀念堂→國家圖書館→舊菸酒專賣局"
第9週 公民素養週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第10週 踏入城南,瞭解城南 預計為室內課程。城南近幾年來是個流行的用語,它指的是哪裡?其實,城南的核心與歷史根源就在中正區!本次課程將從歷史角度逐步講解中正區與城南之間的關係,瞭解百年來城南的故事與未來城南正在逐步漂亮轉型之處。
第11週 城南之行 古亭捷運站集合→南昌公園北白川妃紀念碑→南菜園日式宿舍群→孫立人(原台灣軍司令官邸)→師範大學劉真故居
第12週 城南之南 古亭捷運站集合→古道同安街→長慶廟→十普寺→廣田為吉宅→廈門街川端町派出所→螢橋車站
第13週 水源地 大學口集合→水源地車站遺跡巡禮→自來水博物館→汲水室建築與機能講解→登小觀音山看天下
第14週 台北人文青 臺北人一定會去的休閒場合與時尚去處 路線:國立台灣博物館→新公園→公園號酸梅湯→東方書局舊址→重慶南路書街
第15週 建築大師一辰野風格 本週戶外走讀重點為建築師辰野金吾第一批學生在日本時代早期留下的重要建築。
第16週 建築大師一井手薰 本週戶外走讀重點為日本時代中後期重要建築師井手薰所留下的建築與他所引領的近現代建築風格。
第17週 建築風格和文化資產 本周預計為室內課程,為這學期中正區為主往外延伸的種種戶外課程觀察,做建築與文化資產兩方向的總結分析
第18週 學期總結 選擇戶外文史再利用空間,預約場地後,學員與講師之間彼此心得分享與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