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期課程介紹

回上頁

 

F1A104 - ◆佛教藝術與絲路文化

課程編號:

F1A104
講師姓名: 李冠畿  (點選瀏覽講師照片/影片)
講師學歷: 北京清華大學
講師經歷: 臺北松山社區大學「帶你欣賞亞洲佛教藝術」課程講師、臺北北投社區大學「帶你欣賞亞洲佛教藝術」課程講師、新北林口社區大學「古絲路與佛教藝術」課程講師
開課週次: 週一
上課時段: 下午 13:30-16:00
課程理念: 地球上人類的文明是多元的,既獨立發展又相互影響,古代的人類在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大陸與海洋上,展開一連串的貿易與文化活動,形成東西文明交流的路線,如今透過各種考古與藝術史的研究,印證著所謂絲綢之路的過往繁華。身為臺灣海洋子民的我們,準備好穿越時空,這是一趟史詩般的旅程,讓我們一起神遊古代絲綢之路,認識其中的傳奇與故事。本課程將透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說,以及實地走訪博物館、和寺院等戶外教學活動,讓同學們認識絲綢之路上的古文明,以及宗教藝術人文的精華所在。
教學方式: 1.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搭配圖像教學 2.紀錄片賞析 3.戶外參訪 4.本課程採用混成課程上課方式,即如果遇到政府宣布疫情升級,將由實體課程轉為線上課程上課方式
評鑑方式: 學員出席率30%、期末成果展30%、課堂心得分享:20%、課程小組合作討論活動20%
參考書目: 李玉珉、林保堯、顏娟英等合著,《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臺灣東華書局。 董玉祥,《從印度到中國:石窟藝術的產生與東傳》,藝術家出版社。 胡楊,《消失的古國》,大是文化。 高洪雷,《大寫西域(上)(中)(下)》,野人文化。
選課要求: 入門課程,歡迎對佛教藝術與古絲路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課程
學分費用: 1500元
額外費用: 校外教學時交通費與門票餐費由學員自行負擔。  選課須知
招生人數: 22人以上始開班
課程大綱: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實際授課內容視學員需求調整)
第1週 什麼是絲綢?什麼是「絲綢之路」? 1.從一隻蠶寶寶開始,看絲綢如何生產的,從考古遺物看遠古東方的絲綢藝術。2.介紹歐亞大陸古代絲路的概念,從張騫鑿空一直到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概況。
第2週 絕世容顏:沙漠裡神秘古文明發現 1.樓蘭古文明遺跡的考古發現 2.介紹斯文赫定的亞洲探險活動3.介紹當今的相關考古發現
第3週 絲路上的遺產(一):高昌 介紹古高昌古國的考古發現與周邊佛教石窟藝術
第4週 絲路上的遺產(二):龜茲 1.介紹古龜茲的考古發現與克孜爾石窟 2.佛經翻譯大師鳩摩羅什的故事
第5週 絲路上的遺產(三)敦煌莫高窟 1.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與早期塑像藝術
第6週 絲路上的遺產(四)敦煌莫高窟 1.敦煌莫高窟隋唐時期塑像藝術
第7週 絲路上的遺產(五)敦煌莫高窟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佛傳本生故事圖
第8週 絲路上的遺產(六)敦煌莫高窟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法華經變圖
第9週 公民素養週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第10週 絲路上的遺產(七)敦煌莫高窟 1.莫高窟裡的壁畫藝術欣賞:淨土經變圖
第11週 絲路上的遺產(八)敦煌莫高窟 1.介紹敦煌藏經洞的發現與內容 2.斯坦因與伯希和在英法博物館保存的藏經洞收藏品
第12週 博物館參訪 參觀博物館館藏與佛教藝術主題展覽
第13週 西出陽關無故人:河西走廊與佛教藝術 1.介紹河西走廊上的佛教藝術
第14週 沙漠中的絲綢傳說 古絲路上的考古發現:尼雅遺址與于闐古國遺跡
第15週 東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阿富汗的黃金寶藏 1.介紹20世紀所發現的阿富汗古代文化遺址,以及豐富多元的出土文物藝術
第16週 古長安與佛教藝術 介紹漢長安古城的遺跡與中世紀的長安佛教藝術
第17週 海上絲路與佛教藝術 1.介紹海上絲路及重要的佛教藝術遺跡
第18週 成果展準備週 神遊絲路:準備、回顧與分享本學期成果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