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期課程介紹

回上頁

 

E2A410 - 用日本語讀「日本哲學思想」入門書

課程編號:

E2A410
講師姓名: 黃柏誠  (點選瀏覽講師照片/影片)
講師學歷: 德國科隆大學
講師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淡江大學德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板橋社區大學德語教師 德文文獻、日文
開課週次: 週四
上課時段: 晚上 19:00-21:30
課程理念: 本課程歡迎您的參與,只要對日本精神與文化有興趣,無論您是否懂得日本語:懂日本語的朋友可直接透過原著把握日本的哲學思想,同時有助於提升閱讀能力;不懂日本語的朋友也可透過中譯本(黃柏誠 譯)理解本書所談論的日本哲學思想。
教學方式: 作品領讀 哲學解析 學員討論
評鑑方式: 配合社大需求
參考書目: 黃文雄著《日本人の道徳力— 道徳を超える日本精神》扶桑社 黃柏誠譯《日本人的道德力:超越道德的日本精神》 前衛出版社
選課要求: 對日本哲學思想有興趣者,不諳日語者可讀中譯本
學分費用: 3000元
額外費用: 黃文雄著《日本人の道徳力— 道徳を超える日本精神》扶桑社 黃柏誠譯《日本人的道德力:超越道德的日本精神》 前衛出版社  選課須知
招生人數: 22人以上始開班
課程大綱: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實際授課內容視學員需求調整)
第1週 日本道德現況 日本人的道德衰退與社會犯罪率提升的危機
第2週 戰前與戰後的日本 戰前的美德立國與戰後的道德衰退:戰後日本人道德衰敗的原因
第3週 倫理道德的意義 什麼是倫理道德?
第4週 道德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是否有普遍的道德標準?
第5週 中日兩國的文化差異 中日兩民族的道德觀與道德狀況
第6週 何謂善惡? 中國人談善;日本人談美;西洋人談真
第7週 沒有絕對的善惡 善觀念的矛盾與善惡的相對性
第8週 美意識與善意識 日本人的美意識與超越善惡的思惟模式
第9週 公民素養週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第10週 尼采談道德 德國哲學家尼采論「善惡之彼岸」
第11週 佛教的善惡觀 吸收佛教「善惡一如」思想的日本文化
第12週 日本人的恥意識 日本人意識的層級:儒教的恥意識、佛教的罪意識、神道的穢意識
第13週 恩情與人情之別 日本人的恩德意識與報恩思想
第14週 櫻花精神 日本國學者談大和心
第15週 武士的德目 日本儒學者談武士倫理
第16週 愛國是錯的嗎? 日本人的愛國心與反愛國心之爭
第17週 總結 新渡戶稻造談「武士道」與日本文化
第18週 後記 德國哲學與日本精神